27
2024.09
【展览开幕】历史记忆·时代新象——重庆2014-2023年度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学术邀请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
2024年9月26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承办的“历史记忆·时代新象——重庆2014-2023年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学术邀请展”在重庆美术馆隆重开幕。开幕式由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主持,策展人黄丽丽介绍展览情况,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文艺工作部主任胡启华致辞,最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讲话并宣布开幕。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文艺工作部主任胡启华,四川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杰,重庆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周顺恺,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宣传联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骆爱平,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原书记、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邓建强重庆美术馆副书记、副馆长蔡佳,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肖志,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党支部委员、副主任毛迪,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副馆(院)长唐德福,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傅舟,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创作部主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蒋才,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彭石,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徐亮,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顾问许世虎,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春新,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于湘华,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谢光跃,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李毅力,中国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渝北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沈小虞,重庆市九龙坡区美协主席杨涪林,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渝中区美协主席黄剑武。另外,到场的艺术家代表(按艺术家姓氏首字母排序)有:蔡偱生、陈思宇、胡焱、刘大明、刘凯、马一丹、裴天林、石富、王跃、杨洲、张宏伟、张远华、赵青、郑翔懿。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还有:北碚区美术馆馆长杜婷,重庆市綦江农民版画院、重庆市綦江区美术馆院长、馆长刘月,以及大渡口区美术馆、碧津美术馆、永川区文化艺术馆、荣昌区文化馆(美术馆)、大足美术馆、涪陵区美术馆、长寿区美术馆、垫江县美术馆、万盛经开区美术馆、奉节县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各区县美术馆、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工作人员和新闻媒体朋友们。共60余人参加开幕式。本次展览是一次学术邀请展,共邀请到在重庆工作生活的老、中、青三代近100位艺术家创作的132件作品参展。展览分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美术类)、中国文联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重庆市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美术类)”四个单元,呈现了十年来重庆艺术家在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连环画等各类艺术项目资助下创作完成的美术精品,基本反映了重庆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创作成果的整体面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重庆美术馆要努力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实施美术“添彩”计划,继续以创新的姿态和开放的视野,推出一系列“彰显时代气息、体现巴渝特色、展现新重庆新气象”的文化艺术精品,为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做出应有贡献。同时,我馆也将继续秉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大对艺术创作的支持力度,搭建更多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推动创作更多艺术精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开放时间为10:00-18:00,17:30 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期间不闭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开幕式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主持开幕式策展人黄丽丽介绍展览情况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秘书长、文艺工作部主任胡启华致辞最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晓年讲话并宣布开幕嘉宾合影开幕式现场查看更多25
2024.09
【展览预告】历史记忆·时代新象——重庆2014-2023年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学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24年9月26日—10月27日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1-6号厅主办单位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单位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 前言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10周年,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重庆市文联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重庆市艺术创作中心承办了“历史记忆·时代新象——重庆2014-2023年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学术邀请展”。本次展览以学术邀请的组织方式,共邀请到在重庆工作生活的老、中、青三代近100位艺术家十年来创作的132件(组)作品参展。展览分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美术类)、中国文联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重庆市文联文艺创作扶持项目(美术类)”四个单元,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连环画、综合材料等各艺术门类兼及重要创作文献,呈现艺术家在各类艺术项目资助下创作完成的美术精品,这些作品基本反映了重庆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创作成果的整体面貌,从中亦可看出中国公益性文艺资助项目的发展状态与资助趋向。此展览作品包括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两类,历史题材的作品承载了重庆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故事,反映重庆城市文明进程,具有历史的厚度和思想的高度,通过创造艺术的造型形象来镌刻这种历史的审美记忆的作品;现实题材的作品则紧贴当代社会和时代生活,能表现秀美山城、反映重庆城市发展变迁以及人民大众美好生活变化,具有当今时代表现方式与审美观念的作品。此次展览作品均为原作,这是因为作品尺幅较大,通过原作来建立对作品的认知,或许更能准确理解这些备受美术界推崇的重要作品。但由于部分艺术家的作品被有关机构收藏无法提供原作参加此次展览,为此重庆美术馆将继续研究整理各类文艺资助项目美术类成果的文献资料,并会陆续推出相关文献研究展览。展览以“历史记忆·时代新象”为主题,旨在强调作品蕴涵的历史叙事和时代精神,这些作品以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以具有特定深刻寓意的人和事物为表现内容,充分唤起国家、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能够充分引起心灵共鸣,生动体现新时代的审美趋向和价值认同。艺术家在创作中强调历史使命、时代主题、人民立场和文化自信,作品从题材内容、思想立意到风格样式,在秉持艺术品质与历史意识的同时,推陈出新,与时代同频共振。此展作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重庆市文联所主办的一次重庆区域内获国家级市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美术类成果的专项展览,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展览促进和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好地发掘重庆文化资源的人文特色和内涵,深入研究美术本体语言,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通过此展也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欣赏到优秀的美术成果,与民众产生心灵共鸣,推动社会美育,促进艺术与社会的融合交流,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贡献文化力量。 一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美术类)部分作品《结》 雕塑 葛平伟 30×30×300cm 2014年《绘画独生一代的自我完善之自言失语》 刘大明 油画 200x180cm 2015年《冷龙岭上的新蛟龙》张冀山 中国画 250x512cm 2016年《渝州细雨》张春新 中国画 240x240cm 2016年《野草滩,冰雪之旅》(又名《农民》) 陈树中 油画 228x213cm 2016年《永远的记忆——三峡移民》乔檑 版画 180x100cm 2017年《备忘录之彼岸计划》唐满文 铜版画 69×120cm 2017年《老街新颜》 唐德福 中国画 71.5x1395cm 2016-2018年《丝路▪夜》关健 中国画 194x180cm 2018年 《水影》 范易 工艺美术 60x60x20cm 2018年 《城市梦》张杰 油画 600x200cm 2018年《中国孩子之湘西情组合之一》 石富 雕塑 尺寸可变 2018年 《“澹然无极”--陶瓷与玻璃结合生活器物创作》 彭科星 工艺美术 60x120cm 2019年 《漆皮成型工艺创作》陈静 工艺美术 尺寸可变 2019年《凿空之旅》刘凯 中国画 30×100cm×10幅 2019年《红房子》 廖代扬 240x200cm 中国画 2021年《锦城秋知韵》郑翔懿 中国画 235x145cm 2021年《汶川·汶川》 康宁 版画 200cmx180cm 2022年《新变量——传统绣片在数字织造下的跨界创新》 罗杰 服装 高175cm 2022年《中国三峡——大漆屏风Ⅰ》 陈思宇 漆画 200x200cm 2022年《最前线--2021河南救灾记实录》 杨洲 雕塑 20×9×8cm 2022年《大山大水》 彭汉钦 雕塑 169x45x28cm 2022年《绿水青山》李月林 中国画 585x235cm 2022-2023年《美丽新疆—大巴扎》 苏小林 雕塑 120x75x80cm 2023年《走出悬崖村走向新天地》刁伟 雕塑 195×115×192cm 2023年《捕·生息》耿德法 油画 150x300cm 2023年《大山的节日》(组画) 赵青 油画 175x210cmx4幅 2024年 二 、中国文联文艺创作资助项目(“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部分作品《写生日志》 胡焱 中国画 136cm《红色盛宴—人民意志共谱新中国历时华章(节选)》 周宗凯、布志国、罗昭霞 版画 180×100cm 2019年 三、重庆市文艺创作资助项目部分作品《胜利之路组画》 王海鸥 油画 180x170cmx3幅 2014年《而立之年》 彭伟 黑白木刻 120x80cm 2014年《茶馆系列之二》 黄山 黄丹 布面综合材料 130x90cm 2014年《某年某月某日冬·重庆“特园”》 漆晓勇 油画150x120cm 2014年《1938.宜昌大撤退》蔡循生 布面油画,90x180cm 2015年《告别三峡》 周顺恺 纸本设色 226x192cm 2015年《忘却的纪念》 肖力 综合版画 200×90cm 2015年《重庆·重庆No.1》 谢光跃 布面油彩 50×200cm 2015年《岁寒三友》王世明 中国画 170x145 cm 2015年《童子闹春》李龙燕 年画 180x160cm 2016年《移民初光》崔毅 布面油彩 180x160cm 2016年《战歌——抗战中的刘雪庵》 徐亮 雕塑 120×45×43cm 2016年《重庆大轰炸》 李毅力 综合版画 101x235cm 2016年《旧城新市》 朱晓丽 中国画 600×34cm 2016年《农家乐》 孟福伟 雕塑 100x120x80cm 2017年《墨子》 张远华、蒋才 连环画 47.5x27cm×8张 2018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 成渝记事》 余都 连环画 30x40cm×10张 2018年《采采珍蔬·满满菜篮》赵晓东 布面油画 200×200㎝×3幅 2018年《嘉陵江上》 马一丹 油画 220×530cm 2018年《圆梦——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刘强 雕塑 200x75x125 cm 2018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国学大师王国维》张朤 雕塑 100×26×18cm 2018年《律动的都市》 沈小虞、樊青山、邓洁 综合材料绘画 120×200cm×3 幅 2019年《穿越》蒋昌胜 油画 150x150cm 2019年《盖碗茶》杨涪林 中国画180x192cm 2019年《欢歌笑语》 梁昌华 版画 180 ×100cm 2019年《向前!向前!》 邹积平 布面油画 190cmx158cm 2019年《先驱》 李英武、周渝、于波 版画 205×185cm 2019年《烈火青春》 毛艳阳 布面油画 190x190cm 2019年《城市印象之六十一●筑梦》 彭洪兵 布面油画 160×120cm 2019年《人文重庆-大美山城系列组画 》 黄剑武 综合绘画 120x180cm 2019年《决战前夜——记火神山医院建设》 翁凯旋、刘影 油画100×360cm 2020年《历史记忆——遵义会议》 高晨栋 综合材料200x70cm 2020年 四、重庆市文联文艺创作扶持作品部分作品《巴山渝水之三月天》 彭石 中国画 240×124cm 2014年《太行晨曦》 裴天林 裴峤 版画 100×150cm 2015年《成长的摇篮——延安保育院纪事》 王岚岚 布面综合材料 160×120cm 2019年《百花齐放》尹代波 雕塑 50×35×36cm 2021年《路桥人》张宏伟 油画 195×160cm 2021年《岁月长山河壮》 熊鹏程 插画 200×40cm 2021年《窑洞对》张俊德 雕塑 100x60x45cm 2021年《少年壮志出武陵》 贾高东 中国画 175X200cm 2021年《春天已悄悄来临》 王朝刚 布面油画 230x190cm 2021年《科教之光-沙坪学灯》 王跃 中国画 240x200cm 2022年《山城黎明》陈刚 雕塑 高130cm 2022年《永远的军魂》陈彦百 布面油画 200x150cm 2022年《青春印迹》 李杰 中国画 200x160 cm 2022年《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梁洁 布面油画 200x200cm 2023年《凝聚》 李东仁 油画 200x240cm 2023年《早市》 施宇宏 油画160x140cm 2023年《时代江山之巫峡朝晖》 耿杉 中国画220x124cm 2023年《重读授时图——麦垅风来》 解丹 黑白木刻 110x90cm 2024年查看更多25
2024.09
【展览回顾】多彩巴蜀 唱响双城—第三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圆满举办
2024年9月11日,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承办的“多彩巴蜀 唱响双城—第三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在重庆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持续至2024年9月22日,共计展出13天。展览期间,累计接待线下观众1.5万余人次。本次展览展出巴蜀两地三院艺术家作品60件(组),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雕塑等类型。作品中既有表现民风民貌、自然景观的具象写实作品,还有对于巴蜀文化、巴蜀精神的抽象观念思考。集中展现了巴蜀地区从古至今延续共生的文化艺术传统、进入新时代后的地区巨变以及巴蜀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是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讲好巴蜀文化艺术故事、共建文化旅游走廊作出的努力实践。此次展览在川渝两地美术界及社会引起反响,重庆美术馆将继续以馆际交流、合作联动的方式,大力提升展览品质,立足艺术行业交流与共建,凝聚学术力量,推动川渝两地艺术事业更高层次发展,共同促进重庆艺术事业的繁荣进步。展览现场查看更多18
2024.09
【展览预告】多彩巴蜀 唱响双城—第三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年9月10日—9月22日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2-3号厅主办单位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单位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前言巴蜀多彩,大美西南。四川盆地沃野千里,横断山脉层峦叠嶂,长江渝水奔腾合流。这片土地神秘、富饶而崎岖,孕育出独特的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巴蜀文化渊源流长,可追溯至夏商。那是一个差异的时代,古巴水居射猎,古蜀天府之国。巴蜀两地迥异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民风民俗,《华阳国志·巴志》引用说:“巴有将,蜀有相也。”体现出两地人民文化性格的差异。战国及秦以来,因政治环境变化及地域相连,两地文化趋于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巴蜀文化在中华历史各个时期书写了绚烂的华章。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校在成都创立;巴蜀地区至今仍然留存着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汉阙与画像砖以及隋唐时期开凿的精美石刻艺术;原籍巴蜀的文人墨客,书写下无数传世的诗词歌赋;近现代以来,巴蜀经历了多次变迁。抗战时期,巴蜀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后方基地,巴蜀人民英勇的抗争精神,不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决心,也为后来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2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联合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川渝两地文化和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同时成为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讲好巴蜀文化艺术故事、共建文化旅游走廊的目标,我馆(院)联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连续两年推出首届、第二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形成能充分彰显巴蜀文化内涵、人文气质、自然景观的艺术展览品牌。本次展览展出巴蜀两地三院艺术家作品60件(组),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雕塑等类型。作品中既有表现民风民貌、自然景观的具象写实作品,还有对于巴蜀文化、巴蜀精神的抽象观念思考。集中展现了巴蜀地区从古至今延续共生的文化艺术传统、进入新时代后的地区巨变以及巴蜀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巴蜀先民,勇于在亘古以来的无人之地定居,开辟道路,向外发展。徐中舒先生曾评价,巴蜀先民应当受永远的尊敬和纪念。和而不同,相辅相成,是巴蜀地区文化兼容、热情开放、区域性鲜明的基调。巴蜀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希望,“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能持续、充分挖掘巴蜀地区文化艺术资源,以画院、美术馆为平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做出贡献。亦为巴蜀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的贡献。参展艺术家名单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家戴卫 何应辉 薛磊 冷柏青 王申勇 彭先诚 张士莹 刘朴 秦天柱 管苠棡 郭汝愚 袁生中 周明安 罗智慧 周裕国邓枫 刘浪涛 钱磊 张剑 陈志才 陈桂生 刘刚 周天 罗婧文 李德广 叶莹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艺术家(按年龄排序)李晖 辜志勇 黄润生 向洋 李猛 钟士敏 王忠伟 刘海涛 谷晓艳 卢贞 朱迪 吴一箫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艺术家(按年龄排序)邹丹 周顺恺 庞茂琨 朱澄 宗涛 陈起 王发荣 赵红 梁昌华 蒋才 王岚岚 祝殿超 阳浩宇 唐德福 孟瑞智万小怡 高冠峰 黄晶 张蕾部分作品欣赏四川省诗书画院戴卫 海螺沟 275. 5x145cm 中国画2017何应辉 意临汉砖文(隶书) 146x139cm 书法 2019薛磊《红星照耀中国》(又名《圣地延安》)240cmX200cm 2021年冷柏青 杜甫《月》238x50cm 2023王申勇 福禄祥瑞-220X136cm绢本-2022年彭先诚 明月出天山 246cm×123cm张士莹 红果白猴 183cm X 90cm刘朴《金风过处》 150x124cm 2004年秦天柱 瑞雪 104cm×180cm 2022年管苠棡 黄河·长江之源 175cm×114cm 绢本设色 2021年郭汝愚 双鹤图 138cm×69cm 2023年袁生中 白玛桑姆179x97cm2015年作周明安 鸿飞那复计东西 179cmx96cm 2022年罗智慧 好日子180cmx110cm 2014年周裕国 晴雪长歌138x64cm 2024年邓枫 春山云起图 231cm×196cm 2022年刘浪涛 壕濮间想 234.5cm×174钱磊 三月三九斗碗 138cm×210cm 2021年张剑 红梅花开 124cm×125cm 2021年陈志才 川西民居 204cmx124cm 2013年陈桂生 初日 240cmx120cm 2022年刘刚 空翠有灵 178cm×214cm 2023年周天 余花犹可醉 138cm×70cm 2023年罗婧文 恐龙研究在中国 50x30cmx8 中国画 2023李德广 巴山一夜雨,岩间百重泉 160cm×200cm 2020年叶莹 一眼千年 220cm×181cm 2018年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李晖 山居 100x50cm 中国画 2011辜志勇 余音之二 70x150cm 油画 2020黄润生 咫尺天涯 160×80cm 油画 2020向洋 江南有雨 138×34cm 中国画 2021李猛 千佛岩印象 100x100cm 油画 2023钟士敏 山居图 138x68cm 中国画 2022王忠伟 云步凉山之一 138x69cm 中国画 2023谷晓艳 逸彩之巴蜀石窟 50x60cm 120x60cm 50x60cm 油画卢贞 微风熏 45x32cm 中国画 2023朱迪 谷雨 40×48cm 中国画 2024吴一箫 Piggy's 80×60cm 油画 2024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邹丹 金秋 62x122cm 中国画 2009周顺恺 峡江女工 160×68cm 中国画 2020庞茂琨 彝族大爷 80x60cm 布面油画 2023朱澄 嘉陵江畔 139x69宗涛 盖碗茶 110x75cm 报纸 2010陈起 家山行旅 200×238cm 中国画 2024王发荣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97X220cm 中国画 2023赵红 明灯 123x66cm 综合版画 2022年梁昌华 重庆人民大礼堂 93×93cm 版画 2021蒋才 坐望 34x45cmx12 中国画 2023王岚岚 吊脚楼 68x68cm 中国画 2023祝殿超 杨靓雅 山城的一天 96×139cm 水彩 粉画 2024阳浩宇 晨 110X80cm 水彩画 2024唐德福 幸福重庆 200×200cm 中国画 2024孟瑞智 锦鸡舞之乡 180X190cm 中国画 2017万小怡 幽梦寻芳 58x30cm 中国画 2023高冠峰 梨园新唱之水墨川剧变脸 240x200cm 中国画 2024黄晶 窗外小景 50x60cm 布面油画 2012张蕾 前行 30×50×60cm 玻璃钢 2024查看更多13
2024.09
【展览回顾】江苏省国画院大型中国画卷《长江春色图》巡展(重庆站)在重庆美术馆圆满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长江文明故事,唱响新时代“长江颂”,由江苏省国画院、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主办的江苏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江苏省国画院大型中国画卷《长江春色图》巡展(重庆站)于2024年8月7日—9月8日在重庆美术馆圆满举办。《长江春色图》是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们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一年共同完成的长一百二十五米、高一点二米的大型画卷。作品一展长江之气概:既有雪山冰峰、大壑云烟、崇山峻岭的壮美符号,又有高峡平湖、江河相汇、江海畅达的浩瀚意象;既有碧水蓝天、湿地鸟翔、岸绿鱼跃的生态图景,又有天堑通途、舟船帆影、古建楼台的多彩印记。展览29天,累计接待线下观众约5万人次。重庆是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首倡地,也是长江上游经济中心。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提出“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此次展览在我馆举办,正是重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希望通过展览的呈现,颂扬长江流域的文化魅力,唤起人们对长江母亲河的情感与记忆,从而形成共饮长江水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提振民族情感与文化凝聚力,并号召全社会共同努力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展览现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