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口师范学院主办,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承办,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河南聚雅斋传媒有限公司、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北京闳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周口市收藏家协会协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在重庆美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书协主席漆钢,张伯驹先生亲属代表楼朋竹分别致辞,周口师范学院校长张宝强致辞并宣布开幕。开幕式由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主持。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主持开幕式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书协主席漆钢致辞

张伯驹先生亲属代表楼朋竹致辞

周口师范学院校长张宝强致辞并宣布开幕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书记、馆长(院长)王发荣提到,张伯驹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集文物鉴藏、诗词创作、书画创作、戏曲研究等诸多才能于一身,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至今故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等诸多重要收藏都来自于他。从现存中国最早的绘画古卷、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平复帖》,到唐李白《上阳台帖》等...这些凝结着先贤智慧的艺术珍品与文献资料跨越南北来到重庆,让我们感受到了先生的文脉守望,更在文献典籍中触摸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年轮。”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书协主席漆钢提到,“张伯驹先生曾于抗战期间辗转至渝,众多文化界同仁汇聚一堂,切磋交流留下翰墨因缘,共同为守护中华文化根脉贡献智慧。这段历史,不仅是张伯驹先生“予所收蓄,永存吾土”的生动实践,更印证了重庆在中华文脉守护中的特殊地位。”。
张伯驹先生亲属代表楼朋竹在致辞中提到:“如今,我投身于文物修复的工作中,姥爷张伯驹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每次想起姥爷为保护文物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我都告诉自己要以最严谨的态度让文物重焕生机。本次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无论是姥爷张伯驹独创的鸟羽体书法,还是姥姥潘素的青绿山水,抑或当代名家以张伯驹诗词创作的墨宝——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中华文化的根脉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守护。”
周口师范学院校长张宝强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作为地方高校,周口师范学院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与重庆文化机构携手,既是一次跨越山河的文化对话,也是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号召的重要尝试。我们期待通过重庆站的展览,让张伯驹的艺术精神与重庆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文化活力相互激荡,产生深远影响,为巡展的圆满成功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文脉守望”为主题,不仅集中展示张伯驹先生的书法珍品、与潘素先生的合作墨迹,更有当代书法名家以先生诗词为创作内容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对张伯驹“以书载道”精神的致敬,更是在长江上游的璀璨明珠——重庆,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中华美学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的创新实践。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来自外地的领导和嘉宾还有:周口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吴征,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国典,原周口师范学院副书记、张伯驹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杨箴红,周口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建夫,周口师范学院规划处处长程全,周口师范学院院长办公会副主任、校友办主任郭长征,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桑林,周口师范学院特聘教授、著名学者、张伯驹研究专家荣宏君,张伯驹先生亲属代表马燕,北京迪维埃科技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陆世君。
来自重庆的领导及嘉宾还有: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楠木,重庆市书协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傅舟,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陈刚,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副馆长(副院长)唐德福,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重庆美术馆公教部主任蒋才,重庆市美协顾问徐亮,重庆市书协顾问乔堃龙,民革中央画院副院长、重庆中山书画院院长、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张春新,重庆市书协副主席牛帅兵,渝中区王琦美术博物馆馆长钟志芳,渝州画院副院长吕效书,重庆市人大常委、重庆市工商联副主席、重庆五洲世纪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徐登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夏伙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部曾敏,重庆市文物考古院特聘研究员张真飞以及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相关艺术家和研究人员代表、相关区县美术馆代表、部分社会艺术家及新闻媒体界的朋友。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7月28日,每周一闭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文:杨鉴 余乐
发布:伍欣
一审:母旭艮
二审:高冠峰
审定:唐德福
签发:王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