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 展览预告
【展览预告】重庆画院建院40周年作品展
展览信息
自主策划的展览“长枪出击——抗战时期大后方版画运动文献展”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烽火传薪 艺立百年——武昌艺专六人美术作品与文献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巴山飞虹——成渝铁路主题美术作品与文献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展览介绍

展览日期:2021年12月28日——2022年2月20日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1号展厅

主办单位 : 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


四轶风华    传薪惟艺

巴渝风华四十载,澄怀传薪蕴丹青。重庆画院已在时代风雨的洗礼中走过了整整四十年。1981年12月,重庆国画院在重庆渝州宾馆成立;2006年,在重庆国画院的基础上增挂重庆画院牌子,由原来的单一国画向国、油、版、雕、理论研究在内的多画种转变,将画院关注的美术领域延伸至当代艺术的多元生态之中,从而真正实现画院的创作、研究与重庆城市文化的有机联动;2013年10月,重庆画院跨越了绘画领域,在重庆国画院和重庆画院的基础上成立重庆美术馆,实行“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四十年来,伴随着时代印记、机构变迁和人员更迭,重庆国画院、重庆画院一步步走到今天,如今回首经历的岁月,我们发现她的目标是明确的,足迹是清晰的,那就是:关注时下中国艺术的变革与创新,学习传统,反映时代,深入生活,出优秀人才,出精品力作,出研究成果。

重庆画院作为市文旅委领导下的专业创作、研究单位,采取“小机构、大画院”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画院顾问、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艺委会的积极作用,在创作、研究、典藏和公共教育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快发展。重庆画院艺术家自1981年建院以来,在各项重大活动中创作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作品,奉献人民,奉献社会,同时广泛团结艺术家,继承、挖掘和研究优秀民族绘画,积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全面开展创作和理论研究,加强艺术交流、宣传推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重庆画院在学术主张上坚持精品立院的指导思想,在历届院领导的推动和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美术精品。1984年第一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重庆国画院作品展览”;1987年举办了“重庆国画院第二次赴京作品展览”;1985年组织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中国画作品展;1987年前后组织了画院赴广东珠海、广西桂林、江苏南京中国画作品展,并与各地美术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1997年举办了“大三峡·重庆中国画展览”,同时与中国美协组织两次展览研讨会;1997年举办了“新重庆·中国画展览”;2000年组织了有十二个省画家参加的“河山如画图·西部热土中国画展览”;2001年组织了“建党八十周年·重庆中国画展览”;2007年举办了“秀美乌江·中国画展览”;2014年组织了“成渝影响——成都重庆美术作品学术交流作品展”;2015年举办了“从解放碑到宽窄巷子——成渝美术双百名家双城展”;2016年,应重庆美术馆之邀,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十位白俄美术家来渝进行采风写生,在重庆美术馆举办了“一带一路,共建繁荣”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山水之变——2016白俄罗斯艺术家重庆写生油画作品展”;2018年组织了“巴渝风——2018重庆中国画展·北京”重庆中国画进京作品展览并举行了作品研讨会;2019年,与四川美术学院共同组织了近百名艺术家分批次深入酉阳车田乡采风、写生,举办了“艺术助力 酉阳车田脱贫攻坚作品展”;2020年,组织全市广大美术工作者为抗击疫情创作出400余件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在重庆美术馆网上推出“艺术助力,战胜疫情——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27期,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10次,《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举办了“春回巴渝·2020重庆市抗疫主题美术作品展”;2021年,承办了“百年风华 百花齐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八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重庆画院长期坚持组织画院艺术家采风、写生、举办年度汇报展,编辑出版了多部画册:《重庆情怀·中国画作品集》(2007年)、《秀美乌江·中国画作品集》(2007年)、《回响——重庆美术60年》(2014年)、《重庆画院艺术家作品集》及艺术家个人专集(2015年)、《艺境——2017重庆画院艺术家年度作品展作品集》(2017年)、《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重庆市中国画作品集》(2017年)、《再呈现——第三届重庆画院艺术家年度作品展作品集》(2018年)、《巴渝风——2018重庆中国画展·北京》作品集(2018年)、《艺术助力酉阳车田脱贫攻坚作品展作品集》(2019年)、《巴蜀情——2020川渝中国画作品展作品集》(2020年)、《2020重庆画院艺术家年度作品展作品集》(2020年)等。多次组织重大学术研究活动,获得国家文化部奖励:2010年“大三峡·大移民中国画创作工程”、2011年“辛亥革命在重庆——大型历史组画创作研究”、2012年“记忆·重庆民居——重庆画院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荣获全国画院优秀创作研究奖励扶持计划项目等。创刊并编辑出版的《重庆美术》,至今出版41期,连续多年被重庆市文化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评为全市优秀内部出版物,为重庆美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画院扎根巴渝大地,又紧扣时代发展之弦。近年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优秀文化,不仅在展览形式和内容上丰富了自身,同时审美教育功能趋于完善,满足了观众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2013年底,随着美术馆的开馆,策划、实施了大批研究、展览、创作课题、项目荣获国家文旅部优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影响力、辐射力与凝聚力。自主策划的展览“长枪出击——抗战时期大后方版画运动文献展”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希望的田野——永川、綦江农民题材版画文献展”入选文化部2016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重庆造——木刻版画中的工业景象”被文化部评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项目;“朱宣咸艺术回顾展”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提名奖;“重庆木刻版画巡展”获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刀刻的信念——牛文70年艺术文献展”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向前进——重庆美术馆藏李少言《一二〇师在华北》木刻组画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烽火传薪 艺立百年——武昌艺专六人美术作品与文献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巴山飞虹——成渝铁路主题美术作品与文献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40年来,重庆画院画家创作的多件作品入选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建党一百周年美术创作工程、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全国美展、全军美展、全国青年美展、全国体育美展、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建党100周年全国美展、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全国画院作品展等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术创作工程和美术大展和威尼斯双年展及国际相关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协、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等国家和省级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圣马尼诺国家博物馆等国际机构收藏,荣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重庆市创作扶持计划、重庆青年优才、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艺术奖等奖项。

巴渝美术底蕴深厚,蕴含了历史文脉、文化记忆和精神归属,标记着重庆文化的传承坚守和情感沉淀。一路走来,重庆画院以推动巴渝美术为己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广泛团结广大艺术家,努力加强与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竭力培养美术创作、研究、典藏、公教及管理人才。同时,重庆画院力求从更宽泛的角度参与到对社会美育中来,让艺术爱好者在观看艺术精品,感受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心灵上的进化和境界上的提升,加强艺术普及,提高审美水平。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致力于彰显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和服务公众功能,尝试在创作活动、展览策划、馆藏研究和公共教育等方面以多种思路和举措,加强学术研究、普及传统文化、传播时代精神,用有温度、有情怀的艺术作品,为观众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为梳理和建构巴渝地区美术史,繁荣美术事业,为把重庆建设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贡献力量。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晏济元  冯建吴  张民权  苏葆桢  杨鸿坤  谭学楷  

牛   文  杜显清  江雨晴  郭   克  朱宣咸  李文信  

邹   丹  龙德辉  张方震  王大同  邓成用  马振声  

唐世民  朱理存  杨必位  吴善志  钟纪明  于湘华  

吕效书  钟长清  周顺恺  康   宁   孙   闯  杨涪林  

裴天林  谭继文  刘沛沛  邓   旭  李毅力  张春新  

戚   序  戴政生  李白玲  徐   亮  傅仲超  熊显林  

许世虎  孙汉军  鲁邦林  谢关键  王世明  邵常毅  

崔   毅  付念屏  沈小虞  张咏清  黄   静   傅   舟  

刘阿本  苏   甦  梁益君  游兴茂  邓建强  冯   斌  

吴   松  陈   航  熊少华  刘曙光  张   杰  庞茂琨  

黄作林  傅榆翔  申晓南  朱  澄   何  跃   米  可  

宗  涛   邓  刚   陈  起   曾  岳   唐  勇   朱  沙 

赵   红  赵晓东  焦兴涛  陈   刚  梁昌华  蒋  才  

闫   翀   彭   伟  王岚岚  唐德福  高冠峰 


特邀作品(按年龄排序)


刘国枢  夏培耀  江碧波  高济民  罗中立  彭 柯  

梅忠智  侯宝川  翁凯旋  查 明  李 彤  黄 越  

李 勇  康 益  唐楚孝  王明国  李月林  傅吉鸿

耿 杉  冯东东  彭 石 

916462829654715679


展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