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画院建院40周年 | 画院艺术家作品推介--吴善志
2022-01-19

吴善志,四川美术学院毕业,曾先后在四川师院、西南师大美术学院任教,副教授。曾任重庆国画院副院长、重庆市女画家协会副会长、敦煌国画院艺术顾问。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学术大展并有部分作品获奖、收藏,各出版机构出版多部作品。

艺术之光

大佛湾

邓小平

人物之二

人物之三

人物之四

人物之一 98×180cm

荷花

虎女图
自述
大概是1982年,我和其他教师随着苏葆桢先生开始参与了重庆国画院学术活动,当时苏先生是国画院副院长。画院院址在重庆市潘家坪招待所,是重庆级别很高的招待所。中央首长及国外的重要人物甚至是总统,来到重庆都安排住在那里!画院展厅随时有各种友人及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总统参观。当时重庆国画院在全国就很有知名度了,而且有很多国内外友人常常到国画院收藏我们的作品。我的作品也被收藏了不少。记得当时外事活动也较频繁。
我的艺术思想受到几位老师的影响。在四川美术学院就有李文信、杜显清、白德松等几位老先生。他们授予我技法及艺术思维。在四川美协画家中如朱理存马振声夫妇对于艺术的执着探索精神感染了我……
另外79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一批教师随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去大巴山写生创作,吴先生对艺术创作“形式美”的追求影响着我们…。一次吴先生在美院作学术报告时呐喊着一句话:试问中国画的“院墙”围到哪里为止!我们都知道吴先生是在法国留学主要从事油画创作。后来他要将油画中国画合壁受到一些人的反对才引伸出这个呼声。记得吴冠中先生在79年5月离开西南大学时大家在我家聚餐当时就成立了“巴山画会”!吴先生当时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那就是:艺术只有一个标准:是艺术标准!这些活对我触动非常大!
记得我们陪吴冠中先生去重庆的大足石刻,当他见到大足众多石刻造像时,激动得不行,不停地去拥抱那些艺术造像受到吴先生如此倾心于大足石刻艺术感染了我……记得后来我一个人去大足石刻去写生十多天。当时遇上贵人郭相颖,他当时住在大足北山石窟一个小院里,自己潜心研究石刻以致于邓小平同志来重庆参观大足石刻全程都是郭先生解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学者!我当时在北山(心神车窟)写生时郭先生还专门烧水给我提过来!我应该好好感谢他才是!我后来画了不少关于大足石刻的素描稿,创作了不同版本的石刻艺术作品,被人收藏的也不少。
我最后一位老师是著名画家周思聪。她因类风湿严重侵害,58岁便离开了我们。当时我在北京画院研修是她的学生。她虽然把我当作好朋友但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的偶像!我每次写生作业给她看都得到了很多惊喜。怎么用线条造型、形象的不一般设想,以及画面上以形象内容说话,不主张更多文字说明。当然这在许多画家中都会有共识。我突然想起了马振声先生的《逢场天》,这件作品让人感动!没有更多语言。
关于参加各种画展活动次数也不少。至于得到些什么奖项巳经不那么重要了。其实观众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就让画去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