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画院建院40周年 | 画院艺术家作品推介--朱理存
2022-01-19

916462829654713517

朱理存,江苏宜兴人,(1940年一2020年)。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同年保送中央美院国画系学习。1964年中央美院毕业,到四川省美协从事美术创作。擅工笔人物画,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重庆画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四川省美协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部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中国工笔画会顾问,中国女画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其作品在国家级大型美展中多次获大奖、银奖、铜奖、表彰奖、荣誉奖等。参加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荣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于的二等功,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多幅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国家画院、天津博物馆等收藏。        
其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卷》《现代中国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展》《中国工笔画集》及《朱理存画集》《朱理存马振声中国画选集》等。


916462829654713521

《叔叔喝水》1973年 153x84cm


916462829654713523

《秋实》 1986年  70x59cm  绢本


916462829654713525

《赶场天》1983年 50x73cm 绢本


916462829654713527

《踏歌图》1984年105X85cm 绢本


916462829654713529

《姑娘们的节日》1982年110x120cm


916462829654713531

《猪娃蛙》 1983年  60x52cm 绢本


916462829654713533

《生命之歌》1992年  180x180cm


916462829654713535

《上学》1999年 180x180cm


916462829654713537

《废墟上的彩虹》2008年 240x120cm


美播寰宇 爱至心田——纪念“艺术为人民”的践行者朱理存先生(节选)

周顺恺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朱理存创作了大量的优秀国画作品,如《叔叔喝水》《踏歌图》《酒歌图》《赶场天》等。她用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在作品中表现出她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诠释了她对生活的独到见解。朱理存先生一生都在努力“发现生活美,创造艺术美”,为中国美术界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注人民的命运,尤其关注生活在社会普通阶层的劳动人民。她用极大的热情拥抱时代,双脚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无数次深入到祖国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她速写本不离身,走到哪里画到哪里,笔耕不辍,以旺盛的创作活力走完了80年的人生历程。
朱理存的成名作《叔叔喝水》,创作于“文革”中的1973年。这幅写意画主题鲜明、构图简洁、墨色对比浓烈、面部刻画精致,画家笔下的藏家女孩端着酥油茶面对参加麦收的解放军时真挚热烈的眼神、灿烂如花的笑容,深深留在了大家的心里。这幅作品给当时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吹进了一缕清风,其艺术影响力、感染力巨大,堪称具有现实人文关怀的时代杰作。
好的作品,总是因其闪光之处触动人的心灵而产生持久魅力。朱理存《叔叔喝水》中藏族女孩儿的纯真,《踏歌图》里人们在节日欢愉中的陶醉,《草原上的姑娘》中迎面袭来的劲风,《赶场天》里农妇沉重的背篓和坚定的脚步,《山姑娘》中黄桷树顽强的生命力,《秋实》里农妇的惬意和满足,《收获》中绿竹掩映下砍竹女的矫健身姿,《牧民的儿女》对未来的憧憬,《石榴熟了》热烈而饱满的一抹红,《废墟上的彩虹》中孩子们的歌声,《书山有路勤为径》里年轻人静谧的心境……这些都是朱理存留给国家和民族、当代和后世珍贵的时代印记、民族情感、人民心声和不屈的精神。
朱理存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在中国画人物画创作上,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研究,向社会奉献时代精品、经典传世之作的杰出画家。朱理存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值得感叹的是,她从艺66年来始终探寻一条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中国画革新之路。她质朴的线条、新颖的色彩、浪漫的诗情、丰富的想象和吸收现代构成的崭新中国画,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全新活力,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现代艺术典范。她的作品立意高远、意境深远、情思悠远,丰富的语言内涵、入微的形象刻画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她构建的造型笔墨语言体系在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