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画院建院40周年 | 画院艺术家作品推介--李文信
2022-01-13

916462829654713347

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李文信,曾用名李涛,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四川双流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山画会副会长,成都画院顾问,四川省诗书画院顾问。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中国西部书画院名誉院长。画家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西南美专、正则艺专、杭州艺专学习。师从中国当代美术大师关山月、潘天寿、吕凤子、郑午昌等。自五十年代初一直执教于四川美术学院,从事人物画教学及创作的探索。六十年代前后画家的人物画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在国内曾有很大的影响。七十年代末开始转为山水画创作,也涉及花鸟及书法创作。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关山月美术馆、四川美术馆、香港美术馆等重要美术馆收藏,出版艺术画集五册。画家凭借数十年艺术实践功力的积累和对大自然深情的眷恋,萌发对艺术的感悟,蕴育出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创作了不少颇具特色感人至深的山水画作品。

画家从艺六十余年,其中约有半个世纪是在艺术教学生活中度过的,忠诚敬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八十年代以后曾担任四川美术学院人物画和山水画两个专业硕士生导师,也曾担任四川省重庆市高教职称评委及全国美展评委工作。

916462829654713349

双飞清音 90x120cm 1996年

916462829654713351

霜封江流万籁俱寂 90x96cm 1994年

916462829654713355

巴山雄峙白云间 90x122cm 1996年

916462829654713357

月初升  90x96cm  1994年

916462829654713359

晋柏  90x122cm  1996年

916462829654713361

朦胧春色  90x96cm  1994年

916462829654713363

冬山清寂  90×96cm  1994年

916462829654713365

雨后新竹湿淋淋 136x136cm 1994年

916462829654713367

寒林聚霜 90x96cm  1994年


李文信的山水画与自然美(节选)

                  ——唐允明

谈论李先生的山水画,须着眼于他作品中有感而发的自然美。李先生居于川,渝地区,故他的画多取材于斯。巴山蜀水穷尽自然之美,有吸引艺术家的丰富资源,曾有无数诗人、画家留下千古诗画佳作 。近代张大千、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的艺术活动无不涉及于此; 青城、峨眉、夔门及时下令人趋之若鹜的九寨沟、 稻城雪山…….都是当代画家笔下不衰的题材。然而, 李先生的兴趣似乎不在此名山大川,而对那些野逸的山水形态及蜀间乡趣情有独钟。那些看起来平实的景象中蕴藏着最有生命力和最优美的自然物态。他对其有着天生的敏感性和不一般的目光,在那无尽变化的自然山水中寻找和选择,表现最具巴蜀之美的自然形象。竹桥溪流,荒林野渚、叉丫老树、逶迤跌宕的丘壑、掩映于绿荫中的农舍,皆成为他作品恆定的内容。在他的画中,优美的景象充溢着恬淡和安谧,这不仅有他对于乡情的某种眷顾,更有他对于大自然赋予故土如此秀美的强烈情感与唯美情结。
李先生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和娴熟的笔墨技艺,善于把握画面形象与笔墨的关系,从复杂的自然景物中, 他不但看到美的景象,美的形象,而且看到充溢笔墨意趣的山水画幻象。李先生不乏传统笔墨功力,但传统的笔墨技术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在实践中,他摸索出各种表现手法;笔痕的表现效果,水、墨、色的复杂运用,这一切旨在使作品效果最大限度地体现,他以浓郁酣畅的笔墨去构建作品视觉效果。用劲健的笔增强对纸面的挤压,笔痕在力的作用下渗透纸背。在作品中,他多以对比、互补的手法,以点、线、块元素造成画面醒目的形式。遒劲的线条与凝重的墨块,密集的笔触与精心的布白有机的统一在他的画面,时而朦胧,时而淡雅。他粗放的笔墨间有精细的内容,使之大气而不失精微。在墨的运用上,他常以浓重的墨色衬托形象,使之醒目而层次分明,画面亦显得深厚、凝重。他善以浓淡墨的交互运用,巧妙地利用宣纸的渗透性,使其韵味无穷。他的画面多有和墨韵相协调的,各种浓重或淡雅的冷暖色调,使墨与色相互生辉,有雅致、清新的美感。他的作品多取中、近景,故画面主体形象豊富而饱满,令人有美在咫尺的亲近感。凝聚李先生情怀的蜀中山水,孕育了他笔墨雄酣,蒼郁、隽秀的作品风貌和作品的生命力。如果说古典山水画家对于自然的表现更多有寄情于斯的理念,当代画家李文信则注重自然中形式美的表现和视知觉愉悦的个性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