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画院建院40周年 | 画院艺术家作品推介--张民权
2021-12-30

916462829654713177

张民权,字衡,山东省平原县人,1914年生。幼年学画,曾受业于山东画家吴天墀,1935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事齐白石、溥心畲、王雪涛、吴镜汀、陈缘督、杨济川诸大家,专功山水,兼学花卉人物。抗日战争开始,随校南迁,经庐山、武汉至湖南沅陵。1938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毕业后曾赴敦煌,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任总务主任、助理研究员、临摹绘制敦煌壁画,从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创作。1945年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了个展。抗日战争后期,张名权同志在冀鲁豫老解放区工作,直到全国胜利。

重庆解放后,长期担任艺术行政工作,历任重庆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兼任重庆市川剧院院长、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美协副主席。

民权同志在离休后重新拿起画笔,恢复中国画创作,仅半年多的时间,画了一百多幅作品,在1984年与重庆举行了个展。民权同志的作品,山水画宗法宋元,用笔中锋,挺拔峻秀,古朴淡雅,别具一格。花卉画取法明清,用笔劲峭,生动自然。


916462829654713179

红岩颂


916462829654713181
三峡 68x50cm


916462829654713183

轻舟已过万重山  95x49cm


916462829654713185
九华山 68x43cm


916462829654713189

古寺晚钟 68x43cm


916462829654713191

黄山莲花峰 68x43cm


916462829654713193

神女峰 68x50cm


916462829654713195

川溪归舟 68x43cm


916462829654713197

梅花 128x68cm


丹青不老

——张民权中国画集序(节选)

周顺恺

1984年,由重庆国画院、重庆市美协和重庆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了《张民权国画展》,共展出了120幅山水、花鸟及当年赴敦煌临摹绘制的壁画。冯建吴先生感慨地说:“民权同志离开画坛几十年,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恢复的那么好,真不容易。笔笔到位,墨色苍润,可见他当年是很下过一番功夫的,他的绘画底子和传统功力不薄。”
工笔山水画是民权先生艺术舞台的重头戏。无论是小桥轻舟,通幽曲径,还是苍莽大山、浩荡秋水,在他的笔下都呈出厚重黑润,浑沌中依稀透出澄明,这与他对中国山水画独特理解有关。他追随的是源自老庄、《易经》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博大、崇高、凝重、充实的阳刚一脉,他的作品都以繁笔重墨为基调,正是这种朴素、单纯、饱满宁静的超现实空间,人的精神得以升华超脱,进入返璞归真的自然之境。在技法的运用上,他常常以魏晋碑贴风格中的中锋短线、三角皴在宣纸上层层生发,以确定其造型的深厚和坚实,反复的墨与色的交替烘染,使得整个画面后浑厚凝重,于大一统的气氛中求变化,其中不乏心绪与感觉对笔墨的驱使。当这富有表现力的笔在宣纸上行走时,那渐渐显露的山川丘壑千变万化,有一种与画家生命历程和性格特特征相对应的默契,于是宏伟、质朴、深沉、浑厚、稳健皆在不言中。挺拔的《五岳独尊》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组画《黄山》峻峭壮阔的山姿和云烟起舞的婆娑也给了我们这种感受。
民权先生1914年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8岁前受教于画家吴天墀先生。1935年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8年毕业余国立艺专(北平、杭州两校合并后改称),在这个荟萃我国美术精英的大学校里,受到齐白石、王雪涛、吴镜汀、溥心畲等老一辈画家的指导,其山水画深得溥心畲、吴镜汀先生的笔情墨趣,花鸟画得到齐白石、王雪涛先生的艺法,他继承了北宗山水表现手法,对南宋马远、夏圭以及元明诸家技艺也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善于灵活运用。北平艺专的这一段刻苦学习,为他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发掘我国古代艺术,研究古典人物画,1943年他随同常书鸿先生奔赴敦煌,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和总务主任。在敦煌期间,他临摹绘制了中唐《维摩诘辩法》、《乐伎图》以及《晚唐西方净土娈》等壁画百余幅。可惜,他在敦煌的作品除了少数几幅为重庆博物馆保存完好外,其余的大都散失了。
笔墨传情,丹青不老,民权先生以累累硕果走过了他人生的八十年春秋,为重庆的中国画研究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